人民头条内蒙古讯(记者 方进东 通讯员 南君 陈睿)国家实行东西部协作、京蒙对口援助政策以来,北京市朝阳区与内蒙古卓资县结成了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口援助“对子”。
时光更迭,春华秋实,迄今十余年里,朝阳区的4个街乡、38个村和社区、22个企业、16个社会组织与卓资县8个乡镇结对的多少个日子里,朝阳区344万各族人民,怀着浓浓的帮扶之情,向卓资县倾注了巨大的奉献和付出。卓资县这个曾经极度贫困的国贫县,在朝阳的阳光雨露滋润下,焕发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朝卓共同浇灌的“朝卓”之花,姹紫嫣红,累累硕果挂满枝头。
2024年10月19日卓资县商务局携县内企业参加热心朝阳 美好共享活动现场
卓资县是生产优质牛羊肉的地方,这里有水草肥美的红召高原牧场,有巴音锡勒镇高山草甸辉腾锡勒草原,有大青山山区草场,这里自然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一年四季空气清新,没有污染 。朝卓协作以来,全县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2023年全县肉羊存栏40余万只,肉牛存栏7万余头,熏鸡产业400余万只。为了帮助卓资农产品销售,增加经济收入,朝阳区委、区政府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工作,通过农产品进京销售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的卓资农民增收,他们不仅在朝阳区建立了双创中心和社区流动销售摊位,还加大“832”平台线上采购力度,鼓励各级预算单位、区属国有企业的食堂和工会预留不低于30%的农副产品采购份额,支持卓资县完成农畜产品收购任务。卓资县各乡、镇、村农民一度积压的牛羊肉,源源不断进入北京市消费市场,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快速上长。
2024年10月福安帮扶车间毛绒玩具加工车间
过去,卓资县的熏鸡产业,普遍存在难保鲜,难销售的短板,熏鸡销售仅限于本县以及集宁区、呼市、周边的凉城县、察右中旗等地区。2024年朝阳区利用区级资金,实施熏鸡进京和消费帮扶促展销项目,持续推进了“卓资熏鸡”地标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举办卓资县熏鸡旅游文化节等卓资熏鸡宣传推广宣传活动,以“绿品出塞”“五进活动”“熏鸡进京”行动为载体,积极与北京市朝阳区联动、前后方协同,举办形式多样的展示展卖活动,卓资县的熏鸡,如同装上了飞翔的翅膀,突围笼罩,“飞”向全国各地。即使远在深圳、广东、云南、新疆的消费者,也能吃上卓资县的新鲜熏鸡。
2024年6月福佳帮扶车间同仁堂药盒加工制作项目
权威统计,2023年和2024年,卓资县每年熏鸡的销售量,均保持在100万只以上,熏鸡年总销售额5000余万元人民币。2024年一年内全县农特产品销售2.5亿元,较上年突破了量的倍增,其中“832”平台销售额2513万元,占朝阳区帮扶三个旗县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2024年,朝阳区还集中资金和资源,大力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打造提升蛋鸡养殖、熏卤产业两个特色产业集群,引进5家企业,实现年产值14.8亿元。
2024年9月24日北京教研员刘军教师在北京朝阳学校(小学部)作六年级语文《桥》一课示范课
卓资县气候凉爽,盛产冷凉型蔬菜,农民种植的土豆、芹菜、黄瓜、茄子等蔬菜,营养丰富,是纯绿色产品。进京通道打开后,农民早上采摘的蔬菜,三个小时就能摆到北京市的销售柜台。卓资县老百姓称,朝阳区给他们打通了冷凉蔬菜销售通道,是他们的“发财路”。
援助中,朝阳区支持卓资县易地搬迁就业帮扶车间升级发展,历年来共投入京蒙协作各类资金328万元援建4个易地搬迁帮扶车间,共带动200名易地搬迁人口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2024年秋季学期北京教研员马跃阳教师每周5天带领数学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活动
从长计议,夯实帮扶基础,激发内生动力。2024年,朝阳区派出3名党政干部和53名专技人才,在卓资县挂职交流,为卓资县输送人才。其中选派14名支教教师和1名医生挂职交流1年以上,援派人才在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文化建设、学生活动、医疗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对口帮扶学校和医院提供全方位支持。卓资县选派36名医生、46名教师和5名人社专技人才赴京跟岗培训。如此“传帮带”为全县“淬火”了大量急需人才,卓资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
本文不代表 人民头条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tt.org.cn/renminxinwen/2025/03/14/archives/1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