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遗侗族大歌——行歌坐月侗族人的无字情书

国际新闻网(记者 王玉伦)贵州从江消息:在黔东南的深山中居住着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坚信“歌养心,饭养身”。侗族人与歌共生,他们劳动时唱歌,娱乐时唱歌,甚至连娶老婆都是靠唱歌。
行歌坐月就是侗族人的交际方式,行歌就是唱歌,坐月就是相聚在月堂(姑娘们聚会的屋子)。因为侗族是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所以年轻男女只能用歌声互诉衷肠。“行歌坐月”是从江侗族、苗族、壮族男女青年十分盛行的习俗。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起,互相选择友善、投契者为朋。

1

在这里,姑娘三五人聚在某一女伴家中纺紗、刺绣、纳鞋垫、作伴和等待罗汉(男青年)来访。这家一般住房较宽敞,父母友善,形成相对固定的集中点,有的家,第一批姐辈们出嫁完毕,妹一辈的又聚集原地,一代接一代。相对固定的地方侗家称为“堂翁”。

罗汉们则结伙来到姑娘们聚集的地方与她们共同相处,侗语谓为均以礼相待,姑娘让坐、寒暄。聚集时无“鸟翁”,苗语谓之“霞撇多戏”,即“闹姑娘”之意。

2
这种男女交往活动,婚前人人皆可参与。男青年去走姑娘时都带有自制的琵琶或牛腿琴。当到姑娘家时,有的是敞开大门以待,有时也要经多次央求才开门,这只是善意的逗趣。入室双方均以礼相待,姑娘让坐、寒暄。聚集时无所不谈或打闹逗乐,可互诉衷肠,或操着琵琶或牛腿琴对唱情歌。每当夜深人静,歌声委婉悠扬,琵琶铮铮,如蝉鸣幽谷,令人神弛,往往歌至鸡唱五更而不散,黎明才依依惜别。

男女青年相处,有情投意合的,即无夜不往。有时罗汉买来白砂糖煮稀饭或杀鸡、鸭吃宵夜。如逢收花生季节,则煮糖花生(姑娘出花生、罗汉出糖,有的则是男女共同种的花生),糯禾将熟时节,罗汉则邀请姑娘打着火把去罗汉家的田折来糯禾舂“扁米”,娱乐形式多样。此时如有钟情者则悄悄互递信物,诸如手镯、戒指、头巾、彩带、荷包等。互送信物采取秘密方式,男的借故抚弄女方的纱锭或刺绣品,伺机暗递信物,而女方也心照不宣,伺机回馈。彼此互换信物谓之“鸾骂松堆”(换记定情),是双方表达爱情并私定终身之举,但因婚姻尚须父母作主,故多有中途退还信物者。

3

这种男女社交活动,只要年纪相当,族外同辈分的均可。已结婚之女只要还未落夫家仍可参与行歌坐月,其丈夫也无权干预。但罗汉们知情后,语言上便会很谨慎,少与其搭腔,只偶尔以讥讽之语打趣而已。常住夫家后,这种社交就结束了。男的却不受婚否约束,即便当起了几个孩子的父亲,年已三四十岁仍可涉足“堂翁”。甚至有父子同堂闹姑娘的。去前父亲会特意叮瞩儿子,“堂翁”里双方以“哥弟”相称,这种情景也屡见不鲜。而姑娘对此也不忌讳,侗族姑娘呼之为韶客”(“人家的丈夫”,是女方对已婚男子的尊称),与其戏谑,对唱情歌,不冷落、淡薄。

4

“鸟翁”娱乐最高潮时数春节后元宵前这段时间,不但夜夜通宵,且白天也于“堂翁”玩扑克、打诨取乐,或于室外娱乐。如某一姑娘已订婚,未婚夫送了年礼的,该姑娘也毫不吝啬,每夜都要带上一篮粑粑、侗果到“堂翁”里,待夜深时供给伙伴们宵夜,这种举动老人都热情支持。
《行歌坐月》音乐诗句
为了进一步树好侗族大歌品牌,探索和拓宽精品文化产业富民路子,从江县积极与黔东南民族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等相关单位接洽协商并得到大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最终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出炉问世。此前该剧在全国巡演,包括凯里、从江、桂林、广州、深圳、杭州、上海、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

7

6

音乐诗剧《行歌坐月》让人耳目一新,淳朴优美的歌声、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现代音乐气息浓郁的管弦乐等等,将民乐与侗族音乐融为一体,以全新的艺术手法向观众呈现了侗族传说里珠郎与娘美的传奇爱情故事。2015年1月8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的首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观众赞声如潮,反响巨大。作为中国文化部命名的“侗族大歌之乡”和世界非物质文化“侗族大歌”发源与传承地,近年来从江县一直努力致力于打造侗族大歌文化产业,把侗族大歌引进课堂,组织引导民间开展多形式的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工作,借助侗族大歌品牌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使侗族大歌越唱越响越传越远,逐渐成为“活县”富民的一大文化产业。

本文不代表 人民头条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tt.org.cn/renminxinwen/2021/02/08/archives/10442

(2)
上一篇 2021-02-07 14:43
下一篇 2021-02-08 12: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