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爷爷——崔禄
————崔婧
国际新闻网北京10月26日电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女大学生崔婧撰写回忆其爷爷的文章,转发如下:
2020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70周年。70年前,曾先后有197653名“最可爱的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了保卫刚刚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雄赳赳,气昂昂,踏上了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朝鲜战场,用血肉之躯和铮铮铁骨,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城墙。令我自豪的是,这些“最可爱的人”之中,就有我的爷爷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1营2连——崔禄。
“我的爷爷过去是一名军人!”我总是这么骄傲的说。入伍不久1946年战争打到最艰苦的时候他被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此后,一直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管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是第一个在前线的人。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多,战场上没有长眼睛的炮弹,为了救情同手足的兄弟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突如其来的炮弹,爷爷的腿部不幸被炮弹碎片炸伤,那是医疗设备并没有很发达,碎片残留在爷爷腿上没取出来,导致了终身残疾。战争结束后在部队工作几年后就退役了。爷爷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大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军功章数枚。
卸甲归田后,他收起军功章,默默无闻的参加到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中。他把全部的爱都倾尽到大家中!我们的小家成了他第二个战场,他将用余生守护的地方。1998年9月23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我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因为爸爸是家里的“老嘎达”,成家也是最晚的,因此,我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全家的“宠儿”。不知是军人的职业,也或许经历了太多的血雨腥风,生死离别,塑造了爷爷不苟言笑的严肃性格。然而,就在我出生的这一天,据爸爸回忆,爷爷就像变了个人,一整天,笑着的嘴就没有合拢过。也是从这一天起,爷爷就守在了我的身旁,陪我开心,伴我成长,教我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我的第一声“爷爷”令老人家欣喜若狂。似乎我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他都不敢错过。爷爷的悉心守护成为了我最安全的“避风港”。听妈妈说:在我四岁那年,玩耍时失足从炕上掉了下来。爷爷拖着行动不便的伤腿三步并作两步的抢了进来,抱起摔得鼻青脸肿的我,心疼的老泪纵横。从那次以后,家人们就惊讶的发现,当我再次来到炕上玩耍时,家里的被子就被全部铺在了地下。那个时候,家里生活还非常的艰苦,爷爷每年四百块钱的抚恤金除了补贴家用,余下的全都花在了我身上。用姑姑的话说,我就是爷爷的掌上明珠,顶在头上怕歪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说起爷爷的伤腿就不得不提到他那支令我记忆深刻的拐杖。我儿时对这支长长的棍子极为好奇,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爷爷总是不离手?小伙伴来家里找我,索性调皮的带上棍子一起出去玩,回家时却没有发现棍子已经被我们玩坏了。直到有一天拐杖突然断成了两截,爷爷也因此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惹了如此大祸,免不了皮肉之苦,眼看着爸妈怒气难消,后果不堪设想。作为“受害者”的爷爷,此刻却出面替我求情,帮我挡下了爸妈的熊熊怒火。从此这个拐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才知道,战争给爷爷带来的不只是金光灿烂的军功章,还有体内的弹片,满身的伤病和这支拐杖。
很快,我上学了。少了我在身旁,爷爷显得若有所失,但他总是坚定的告诉我:“好好学习,有文化很好,很重要!”。爷爷每天都早早的叫我起床,帮我穿衣,给我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饭。虽然学校离家很近,但是爷爷依然坚持天天拖着伤腿接送我上下学。每当放学铃响,远远的就能看到校门外佝偻着的,还极力想越过人群找到自己孙女的老人家。那种幸福,满足,安全感想是再也感受不到的了。
直到那一天,放学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见到爷爷熟悉的身影。隐隐的不安掠上了幼小的心头。爸爸告诉我,爷爷生病了。繁重的生活负担和岁月的侵袭终于摧垮了这位身经百战的老人。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急匆匆跑回了家,疯也似的扑在躺在炕上的爷爷身上,泣不成声“爷爷,爷爷,你怎么了?”。爷爷面色苍白,仿佛用尽所有的力气才勉强睁开了双眼,目光中已经没有往日的神采,但却依旧的慈祥:“大孙女,爷爷的宝贝孙女!”竟然再难以再说出半个字。一颗炙热的泪珠顺着被岁月雕琢的沟壑纵横的脸颊缓缓流下,浸满着关怀、不舍与牵挂。在场的所有人都痛苦失声,妈妈告诉我:爷爷已经一整天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送葬时,从没有体会过生死离别的我哭成了泪人,这是我人生中经历过最大的伤痛,紧紧抱着爷爷的棺材不敢松开,因为,我知道,这一放手,将是永别!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70周年,这让我再次的想起了最疼爱我的爷爷,捧出爷爷留下的军功章和那支已经坏掉的拐杖,泪水顿时溢出了眼眶,他用一生诠释了作为战士、儿子、丈夫、爷爷的“责任”!
让我们向所有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们致敬,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
本文不代表 人民头条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tt.org.cn/renminxinwen/2020/10/26/archives/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