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托起群众幸福感
今年5月,骄阳似火,在酷热难耐的高温里,南圩镇爱华村龙认屯一处山脚下,依然能看到一个忙碌朴实的背影,不停穿梭在鸡饲料桶间添加食物和水。 2018年,爱华村村民陆棉初投入8万元,在自家后院围了一片地方养殖阉鸡1000只。由于自然条件优越,阉鸡品相良好,肉质鲜嫩,在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唐庆祝的帮助下,这批主打生态鸡的产品被顺利运往南宁市的饭店,不到一个月就销售完了。 “开始养殖生态鸡后,第一年就赚了5万元。”说起自家的生态鸡养殖产业,陆绵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与陆绵初一样,在东安村,发展养鸡产业的贫困户也逐渐过上了好日子。“我从最初的1个养鸡棚扩大到现在的5个,存栏3万羽鸡,一年可以卖出10批活鸡,能净赚20万元左右吧。”东安村养鸡致富带头人余运欢告诉记者。 近三年来,东安村在脱贫攻坚上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村共有养鸡户93户,建有8000~10000羽规模养鸡场132个,通过“公司+农户”的产销模式,户均增收4万至10万元,很多贫困户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同样是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定点帮扶村的旧县村,近年来开展了“三新种养合作社”“产业扶贫以奖代补”等一系列产业扶贫措施。“三新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7月8日成立,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2018年,贫困户吴帝赐的儿子吴福烈应聘成为旧县村三新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一名饲养员,负责饲养社里的生猪,每月工资3300元,比起之前靠打零工和低保生活,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将良兴村设为定点帮扶村后,在该村推进葡萄庄园、乡村生态游等扶贫项目。2015年5月,良兴村的葡萄庄园开始搭建,总面积有38亩。作为良兴村的扶贫项目,参与土地流转的27户人家中,有17户是贫困户。除此之外,贫困户还可在葡萄庄园打工,工钱是80块一天。第一批葡萄成熟后,为了解决葡萄园认知度不高,销售渠道少这一难题,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派驻良兴村的时任“第一书记”谢锋通过联系通信企业,免费为良兴村做微信宣传,同时推出客户用积分换葡萄活动,成功打开销路,第一批葡萄一共卖了1.5万斤。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对隆安县的东安村、良兴村、爱华村以及玉林市兴业县的旧县村、泉江村这5个定点扶贫村共投入和引进资金达1000多万元,开展帮扶项目68个。2018年以来,这5个帮扶村的贫困发生率均控制在3%以内。消费扶贫发挥坚实作用
“在疫情还比较严重的时候,农户自养的鸡拿到市场上卖是亏本的,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就发动干部职工购买他们养的鸡。”韦祯烨告诉记者,这样就降低了市场行情对养鸡农户的影响,起到消费扶贫的作用。 2019年3月15日,全区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暨“千企扶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召开,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工商联、自治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等部门精心组织下,150多家强优民营企业自动请缨参加了此次攻坚决战行动。广西富凤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对口帮扶东安村,以资金、技术及营销优势与农户形成产销链,保价收购农户养殖的肉鸡,保障农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以那汉屯为中心的养殖集中区,辐射敏阳社区等周边村屯近百户从事林下肉鸡养殖,经过长年的帮扶,每户年饲养肉鸡2~4万羽,年均纯增收入6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致富。 今年3月30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工商联、广西光彩事业促进会向全区民营企业发出消费扶贫和就业扶贫倡议书,倡议民营企业聚焦极度贫困地区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每家民营企业根据需要购买扶贫产品,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增收。有条件的商会、民营企业还可以结合各种商贸活动,举办扶贫产品展销,组织企业参展、选购。民营企业也可以在企业所属超市、商店、会展中心、办公楼内,开辟扶贫产品特卖专区、专柜,销售扶贫产品。 今年4月17日,广西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通知》,明确推进消费扶贫行动。为把消费扶贫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充分发挥结对帮扶作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工商联等系统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万企帮万村”消费扶贫行动中,全区参与销售企业数328家,扶贫产品销售金额为3.96亿元;参与采购企业数230家,扶贫产品购买金额为4.2亿元。“同心水柜”保障饮水安全
“为解决帮扶村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困难,我们扶贫队员和第一书记积极对接协调,获得了水利部门立项投资的413万元建设爱华村人饮工程。该项目从2018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10月就通水使用,解决了全村安全饮水问题。同时,我们积极发动非公企业为良兴村捐赠6万元打井,解决了爱华村最后一个屯的安全饮水问题。”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一级巡视员、部务会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银霞说。 为解决大石山区饮水困难,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从2018年8月起,集中开展“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捐赠活动。首先在河池市大化县、百色市凌云县等县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成105个“同心水柜”项目,助力石漠化严重的广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解决饮水安全问题。2018年底,大化尝梅村弄选屯19户尚未建有家庭水柜的贫困户喜获“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试点建设指标,19座水柜同时开工建设,仅用20天时间,就全部建设完毕。 继建设一批“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试点项目后,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把建设“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作为为民解难题的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同心水柜”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3500余个,有效保障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同时也为广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促就业稳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在扶贫车间工作,既方便照顾家里的小孩、老人,也能添补一些家用。”李小映是“爱华村扶贫车间”的一名工人,这份工作,让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隆安县爱华村,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协调澳门企业家捐赠资金30万元和隆安县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建设“爱华村扶贫车间”,大力发展手工编织产业,2019年3月竣工后解决了当地200多名贫困户就业的问题,爱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4.32万元,群众月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此外,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还根据农民教育需求,邀请知名专家在隆安县开展技能培训,为村民讲授中草药种植、家禽养殖、龟鳖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2012年以来接受培训的村民累计超1万人次。同时,结合各村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组织种养殖骨干、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超过23批次。2014年至2016年,广西统一战线“关爱农民工”行动在隆安县启动以来,累计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达50期5206人次。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其中产业兴旺位居首位。”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务会成员、新闻发言人邓国忠告诉记者,要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乡村,吸纳农户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解决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实现企业可盈利,农民可增收,产业可发展。 (作者:刘喜芬 吴佩鸿 本文来源:华声晨报)发布者:人民头条 ,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rmtt.org.cn/renminxinwen/2020/09/15/archives/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