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各市县推荐、专家评审、会议审定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太和县政协委员于飞入选。太和清音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因其优雅、清丽、动听的唱腔和特有的旋律,曾风靡淮河两岸,深受百姓喜爱。
于飞切实做好太和清音的非遗传承工作,努力推动太和清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于飞是第3位太和清音省级非遗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于飞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现太和二中音乐教师。省级非遗“太和清音”传承人,中国曲协会员,安徽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阜阳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太和县清音协会会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人,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利用专业特长把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太和清音”打造成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带着太和清音走向全国,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曾荣获阜阳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教师组一等奖;安徽省教育厅“朗诵中国”一等奖;安徽省第八届曲艺大赛一等奖;中国第十届、第十二届曲艺大赛“牡丹奖”节目奖提名;被评为阜阳市“十佳理论宣讲员”、阜阳市“戏曲进校园”先进个人、“太和好人”、“阜阳好人”、阜阳市第十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青年英才;安徽省文联系统优秀文艺工作者;主演的作品《雨花英烈》荣获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第十三届曲艺大赛牡丹奖表演奖提名。
于飞以政协委员身份要求自己,课余时间还坚持参加公益演出,加入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到目前为止,下基层演出三百多场。她也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的各个方面,尽其所能的回馈社会,用行动来践行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她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扶贫事业发展,多次捐款捐物,帮扶贫困户脱贫。2020年参与“爱心送进光荣门安徽年度百人援助计划”公益事业,为推动爱国拥军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2021年参与阜阳市关爱三留守活动,切实让留守老人和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于飞为了让学生热爱清音文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挖掘整理,结合她自己的专业知识,理清了太和清音的发展脉络,在课堂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清音文化。自2013年,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在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建立,太和清音就作为一门课程正式进入课堂。于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以课堂教育的方式开始了清音文化的传递。陆陆续续,她义务开设了多个校园教学点,每周给教学点兴趣班的学生上课,从中发现有潜质的学生重点培养。除校园的教学点之外,从2016年开始,她每年寒暑假组织两期清音暑期培训班,培养更多的人传唱清音。从最初的无人传承,到目前,新生代清音传承人数十人,受众学生超万名。每年的清音专场和清音大赛涵盖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音乐教师队伍。
“被授予太和清音省级非遗传承人,身上担子更重了。坚持奔赴各地进行社会公益演出,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把欢声笑语带给老百姓,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文艺志愿者。”太和县政协委员于飞说。 (潘书培、关峰 报道)
于飞切实做好太和清音的非遗传承工作,努力推动太和清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于飞是第3位太和清音省级非遗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于飞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现太和二中音乐教师。省级非遗“太和清音”传承人,中国曲协会员,安徽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阜阳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太和县清音协会会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人,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利用专业特长把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太和清音”打造成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带着太和清音走向全国,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曾荣获阜阳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教师组一等奖;安徽省教育厅“朗诵中国”一等奖;安徽省第八届曲艺大赛一等奖;中国第十届、第十二届曲艺大赛“牡丹奖”节目奖提名;被评为阜阳市“十佳理论宣讲员”、阜阳市“戏曲进校园”先进个人、“太和好人”、“阜阳好人”、阜阳市第十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青年英才;安徽省文联系统优秀文艺工作者;主演的作品《雨花英烈》荣获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第十三届曲艺大赛牡丹奖表演奖提名。
于飞以政协委员身份要求自己,课余时间还坚持参加公益演出,加入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到目前为止,下基层演出三百多场。她也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的各个方面,尽其所能的回馈社会,用行动来践行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她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扶贫事业发展,多次捐款捐物,帮扶贫困户脱贫。2020年参与“爱心送进光荣门安徽年度百人援助计划”公益事业,为推动爱国拥军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2021年参与阜阳市关爱三留守活动,切实让留守老人和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于飞为了让学生热爱清音文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挖掘整理,结合她自己的专业知识,理清了太和清音的发展脉络,在课堂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清音文化。自2013年,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在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建立,太和清音就作为一门课程正式进入课堂。于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以课堂教育的方式开始了清音文化的传递。陆陆续续,她义务开设了多个校园教学点,每周给教学点兴趣班的学生上课,从中发现有潜质的学生重点培养。除校园的教学点之外,从2016年开始,她每年寒暑假组织两期清音暑期培训班,培养更多的人传唱清音。从最初的无人传承,到目前,新生代清音传承人数十人,受众学生超万名。每年的清音专场和清音大赛涵盖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音乐教师队伍。
“被授予太和清音省级非遗传承人,身上担子更重了。坚持奔赴各地进行社会公益演出,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把欢声笑语带给老百姓,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文艺志愿者。”太和县政协委员于飞说。 (潘书培、关峰 报道)
编辑:傅友君
本文不代表 人民头条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tt.org.cn/audio/2024/07/20/archives/16584